日本“第一书法高手”的字,尽得王羲之真传,启功:与唐人相比不落下风!

发布日期:2025-07-06 02:04    点击次数:53

放眼全世界,真正能称得上“懂书法”的国家并不多,中国、日本的成就无疑是最大的。而日本的“书道”实际上是中国书法的分支,是建立在我国晋唐宋元明历代笔法基础上的。像我们推崇的“二王”、颜柳、苏轼、米芾、赵孟頫、王铎等,在岛国同样是大受好评。

图片

启功先生认为,在继承魏晋笔法的“纯正性”上,日本书家更胜一筹,他在《论书绝句》中写道:“羲献深醇旭素狂,流传遗法入扶桑。不徒古墨珍三笔,小野藤原并擅场。”二王、张旭、怀素的笔法流传过去,并孕育出了“三笔三迹”六位书家。

图片

启功还补充道:“日本书道,实传东晋六朝以来真谛,盖自墨迹熏习,不染刀痕蜡渍也。”因为他们始终以墨迹原稿为师,没有染上碑版拓本的“枣木气”和板滞。所以岛国书家水平:“与中土中唐以来名家,固兄弟行也……笔端风雨,不减颠素。”

图片

启功最推崇的日本书家,便是被称为“岛国书圣”的弘法大师空海,此人水平更是超越唐人。空海曾与最澄作为“遣唐使”来华,在长安时他广求诸贤、遍临法帖,回国前带走了不少晋唐真迹,终生临摹,最终功力大成。到了宋代,日本使节将它的作品作为国礼献给宋太宗,满朝文武称赞他如“褚遂良再世”。

图片

空海传世书法不多,《风信帖》无疑是最经典的一件,这是他晚年书写,已达“人书俱老”境界。此作为纸本墨迹,纵29.5厘米、横157.9厘米,约811至813年,与晚唐时间对应。此作包含《风信》《忽披》《忽惠》三帖,总计43行、350余字,以行草书写成。

图片

这件作品是我们学习晋唐草法的标准范本,不仅便于上手,而且法度纯正严谨,字字随心所欲不逾矩。《风信帖》起笔露锋切入,随即中锋绞转,收笔露锋甩出,笔势连绵,气脉贯通。结字虚实相生,字形欹侧而重心稳定,字内空间疏密对比明显,营造“疏可走马,密不透风”的视觉冲击。

图片

浓淡层次丰富,起笔多蘸浓墨,行至中段墨色渐淡,收笔枯笔飞白,自然过渡,涨墨与枯笔循环出现,全卷洋洋洒洒、奔腾恣肆。空海草书将唐草的狂放”转化为“清逸”,结字上险绝而不失雅韵,是我们“直入魏晋”的一条捷径。

图片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